首页 > 行业产经 > 农业文章正文

南方城市供暖现状_南方城市供暖现状如何

农业 2024-01-05 admi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1.南方供暖的城市有哪些地方供暖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2.为什么我国南方不集中供暖3.为什么南方一直不采取供暖4.南方为什么不供暖南方供暖的困难是什么?南方供暖的城市有哪些地方供暖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南方的温度是要比北方稍微高一些的,但是有一些地方是南

1.南方供暖的城市有哪些地方 供暖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2.为什么我国南方不集中供暖

3.为什么南方一直不采取供暖

4.南方为什么不供暖 南方供暖的困难是什么?

南方城市供暖现状_南方城市供暖现状如何

南方供暖的城市有哪些地方 供暖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南方的温度是要比北方稍微高一些的,但是有一些地方是南北之间的交界处,气候也是比较寒冷,但是这些地方却因为不达到安装地暖或者是暖气的标准,所以不采取供暖,因此想要达到取暖设施就只能够在家里面开空调了。

        南方的温度是要比北方稍微高一些的,但是有一些地方是南北之间的交界处,气候也是比较寒冷,但是这些地方却因为不达到安装 地暖 或者是暖气的标准,所以不采取供暖,因此想要达到取暖设施就只能够在家里面开 空调 了,不过有一些南方城市也是可以进行供暖的,那么南方供暖的城市有哪些地方?供暖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南方供暖的城市有哪些地方

        南方只有一座城市集中供暖,它就是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市虽然属于江苏省,但位置却在 秦岭 淮河以北地区,所以每年都会集中供暖。

        另外,?暖房子?是的民生,虽然在南方既有建筑上实施集中供热难度极大,但是新建筑是没有问题的。的?解决办法?是在南方的新建项目上大力推广建筑节能,达到国家建筑节能标准。这样一来,无论是夏季空调、冬季供暖,都会大大降低电、煤、气的能耗。像用电、用水一样一户一解决、一户一结算。供热,也一定可以实现,所以现在武汉、十 堰 等地在冬天的时候, 新房 子采取了供暖模式。

        供暖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1、用户在家听到水流入暖气的声音后,应注意观察散热器、管道接口处和管道阀门处的情况,查看是否有漏水或渗水的现象。如果发现渗水或漏水,应立即用厚 毛巾 、抹布等物品将漏点堵上,并及时向供热部门报修。

        2、即使只是轻微的漏水也要及时报修,否则进入供热季后系统压力增加,容易造成暖气设备爆裂。

        3、供暖前会先试水,要多留意试水通知,及早放气。看自家的暖气管道是否会漏水。

        4、 暖气片 如果自行加罩后,室内的温度可能不达标,要及时更换。不要自己擅自改动暖气系统。

        5、地暖在使用前可以疏通清理,防止滤网堵塞,一定要请专业的人员处理。

        6、如果家中使用电暖气或电热炉,在家中无人或出门前都要断电。

        7、暖气片上不要彻夜放衣物或其他的物品,以防温度过高,衣物等被烧坏。

        8、房间内有暖气,室内比较干燥,人要多喝水。

        对于南方供暖的城市有哪些地方?供暖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看过介绍之后都是应该已经了解了吧,其实在南方也有一个供暖的城市,但是在进行供暖的时候还是应该要了解到相关的市场,比如说前期应该要做好防水和排气的工作,这样才能够做到正确和安全的使用,以便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为什么我国南方不集中供暖

        目前南方气温和北方气温相比是比较温和的,哪怕就是在冬天的时候也很少到零下的度数,哪怕零下也都是些地势比较高的地方,整体来说,南方分布着大部分人群的地方,是气候比较好的,供暖的需求也不是很高。

        主要需要供暖的还是例如西藏地区,或者青海这些地势高一些的地方,再有就是一些山脉比较多的地方,比如一些盆地也是长期气候偏低,需要供暖。

        在供暖这方面,南方和北方也有不同。北方需要地暖,就是在北方很多城市,人们的家里都会安置地暖,这就形成了室外和室内气温完全不同的情况。

        ? 也许在室外的时候还穿着一层又一层的厚重羽绒服,但是一进门就只需要一件单薄的短袖就可以了。

        而南方供暖和北方有很大的不同,多数情况是只需要一些电热炉或者空调就足够了,因为这里哪怕冷也不至于说到达像北方那样的零下二十几度的极端气候,这种空调程度的供暖已经足够了。

        ? 不过,虽然说南方不一定要地暖,但是还是很多人家里有空调,保证冬暖夏凉,冬天也会适当增加一些温度,保证室内一年四季都和春天气候差不多,有助于人舒适地休息。

        而西藏地区虽然气候寒冷,对供暖有所需求,但是哪里的人长期生活在哪里,能适应哪里的恶劣气候,再加上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他们自身抗寒能力也是比较强悍的,因此也就不需要太多暖气的帮助,也能很好的生存。

        所以,总体来说,南方轻度供暖比较普遍,而中度以上的供暖是比较少见的。

为什么南方一直不采取供暖

       中国之所以实行集中供暖主要原因是在建国初期,形成了“一边倒”的外交格局,曾经历过各行各业向苏联学习的历史阶段。苏联则是当时世界集中供热规模最大的国家,苏联热电厂建设开始于三十年代,在四十年代发展较快,1980年全国共有热电厂约为1000座,供热机组的总容量达6800万千瓦以上,占火力发电机组总容量的38%左右。这些电厂向800个城镇及工业区供热,供热管道干线长约2200公里。

       中国的集中供暖制度始于20世纪的50年代,参照当时苏联的模式,初步建立了住宅锅炉供暖体系。作为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北京第一热电厂于1957年开始建设。1958年4月21日,集中供热的第一条蒸汽管道光华线破土动工。1959年沿长安街新建了为“国庆工程”十大建筑及中南海供热的重点工程――长安线。

       而现行我国的供暖模式,由于建国初期经济水平落后,能源紧缺,节约经济成本的前提下,优先考虑气候寒冷的北方地区。根据前苏联的气候计算方法规定,室外温度5摄氏度以下定义为冬天。因此,只有累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被界定为集中供暖的地区,主要包括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

       从那时起,如同住房等其他社会福利一样,供暖成为计划经济时代北方的一项重要的社会福利事业,曾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而纵观世界各国的冬季取暖模式,无论是集中供暖的俄罗斯(即前苏联)还是分户供暖的欧洲各国,都没有像中国这样以地理界限划分供暖区域。

       中国划分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是1908年由中国地学会(即现在的中国地理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从自然地理分区的角度出发提出的,“北岭淮水”这条线,从海滨到江苏淮安,再到河南信阳,一直到陕西安康,长约上千公里宽约数十公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这条线也是中国南北地理气候的分界带。这种分界线两边的气候差异大,主要意义是对农作物的生长以及当地民居建筑起着参考作用。因此,上世纪50年代,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定北方为集中供暖区,南方不集中供暖,这即为南北供暖线。

       但该分界线制定到现在已过百余年,温度“不超过5摄氏度”也只是六十年前制定集中供暖的时候参考的数据。据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现在“南方”很多地区冬季平均温度经常性打破这个记录。2008年1月28日的一次冷空气袭击中,湖南全省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就已经跌至零下,其中长沙浏阳的最低气温跌至零下5度左右;2009年1月上海曾出现-8度等气温,并在零度间浮动持续一周左右。这种南北分界线一刀切来决定是否集中供暖的做法,对接近分界线的周边地区来说并不算合理。

       就人体感受来说,气温跟温度也并非同一概念,湿度等因素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湿度对于人体感受到的冷暖影响比较大,气象学普遍认为湿度每增加10%,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则降低1摄氏度。以上海为例,1月、2月是上海全年最冷的季节,平均气温为3-5摄氏度,气温小于-5摄氏度的天数约为4-5天。但是上海冬季湿度较大,一般在60%左右,而北方地区平均湿度为20%左右,上海比北方地区湿度高了40%;按照湿度对温度的影响可推算得知,上海的“温度”实际是1度到-1度左右,而这一温度下,北方地区已经实行了集中供暖,将室内温度提高到标准温度16-18度。

       长江流域室内温度平均在10度以下,比北方地区室内温度低10度左右,极端最低气温甚至在0度以下。长江流域地区以及南北分界线以南的周边地区,冬季因为没有集中供暖的暖气,而只能采用电暖器、空调等方式取暖。南北供暖分界线以南的周边地区不供暖,是因为这些地区年日均温度低于或者等于5摄氏度的天数不到90天,而当时的这种考虑只是从人对温度的感受出发,并没有考虑湿度、风速等其他相关因素,因此并不应该以此分界线为标准,将其设定为集中供暖的分界线。

       尽管关于南方是否供暖的争议而在不断发酵,武汉已经成为了南方城市供暖的先行者。从2005年开始,武汉启动“冬暖夏凉”工程,目标是到“十二五”末,集中供热制冷覆盖区域达50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160万人。由中标“冬暖夏凉”工程的德威热力利用发电余热为居民区供暖。按照武汉市发改委规划,2010年武汉“冬暖夏凉”工程力争形成覆盖面积60—80平方公里的规模。

       2012年12月初,武汉东西湖区与神华集团就热电联供项目签订合作协议,神华集团将投资55亿元,在东西湖建设两台共70万千瓦热、电、冷联供机组,供暖范围150平方公里,涵盖市民100万人。除此之外,武昌、洪山、青山三区的部分小区已经实现集中供暖。

       即使南方各市已经开始自主供暖,但相关主管部门并不愿松动南北供暖“红线”。在2012年3月的“第八届绿色建筑大会”上,主管城镇供热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公开表示,不能把集中供热盲目地照搬到秦岭、淮河以南,这对能源消耗是巨大威胁。早在2010年,仇保兴公开点名批评武汉的集中供暖,称“对于这种情况,部里要发文件制止,如拒不改正,还要将这个城市所有奖牌取消”。

       而由于历史原因,南方地区的城市集中供暖基础设施基本为零。若要像北方一样,全面建立起取暖管道、供暖泵房等基础设施,也是一笔非常庞大的开销。不仅如此,传统的南方住宅建筑外墙还涉及到保温墙加厚等问题,这也是供暖计划中必须考虑的细节。此外,在南方,房子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结构,水蒸气进到屋内就很难排出去,特别是夏天刮“水南风”的时候,大量的水蒸气就会在室内凝结成水,会让室内过于湿润,隔热效果很差。

       实行集中供暖对于大多数南方城市来说,都有着难以逾越的困难。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罗教讲不久前曾指出,“很多南方城市在社区楼盘建造时并没有集中供暖方面的设计,如果进行楼盘改造,成本极高“。事实上,即使是新楼盘,开发商也不愿意加入集中供暖的设计。雅居乐南京公司副总经理邵晴认为,涉及集中供暖的楼盘,会使建筑成本增加,所以很多开发商不愿意“多此一举”。

       中国的集中供暖制度师从苏联,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定南北供暖线,缺少对待气候变化或极端天气的灵活性。加之,“能源威胁论”鼓吹及南方城市供暖基础设施改造成本极高,开发商不愿投入,最终导致南方迟迟无法供上暖气。(文/源尔)近年来南方是否需要集中供暖的话题一直被争论不休,2010年及2012年的全国两会上均有代表建议南方地区冬天实行集中供暖,但均没得到政策层面的认可,而且网络上关于南方统一供暖的呼吁与争论也在持续升温。日前有专家沈某称,南方人已习惯冬季的湿冷,如果突然供暖可能导致身体不适。

       中国之所以实行集中供暖主要原因是在建国初期,形成了“一边倒”的外交格局,曾经历过各行各业向苏联学习的历史阶段。苏联则是当时世界集中供热规模最大的国家,苏联热电厂建设开始于三十年代,在四十年代发展较快,1980年全国共有热电厂约为1000座,供热机组的总容量达6800万千瓦以上,占火力发电机组总容量的38%左右。这些电厂向800个城镇及工业区供热,供热管道干线长约2200公里。

       中国的集中供暖制度始于20世纪的50年代,参照当时苏联的模式,初步建立了住宅锅炉供暖体系。作为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北京第一热电厂于1957年开始建设。1958年4月21日,集中供热的第一条蒸汽管道光华线破土动工。1959年沿长安街新建了为“国庆工程”十大建筑及中南海供热的重点工程――长安线。

       而现行我国的供暖模式,由于建国初期经济水平落后,能源紧缺,节约经济成本的前提下,优先考虑气候寒冷的北方地区。根据前苏联的气候计算方法规定,室外温度5摄氏度以下定义为冬天。因此,只有累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被界定为集中供暖的地区,主要包括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

       从那时起,如同住房等其他社会福利一样,供暖成为计划经济时代北方的一项重要的社会福利事业,曾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而纵观世界各国的冬季取暖模式,无论是集中供暖的俄罗斯(即前苏联)还是分户供暖的欧洲各国,都没有像中国这样以地理界限划分供暖区域。

       中国划分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是1908年由中国地学会(即现在的中国地理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从自然地理分区的角度出发提出的,“北岭淮水”这条线,从海滨到江苏淮安,再到河南信阳,一直到陕西安康,长约上千公里宽约数十公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这条线也是中国南北地理气候的分界带。这种分界线两边的气候差异大,主要意义是对农作物的生长以及当地民居建筑起着参考作用。因此,上世纪50年代,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定北方为集中供暖区,南方不集中供暖,这即为南北供暖线。

       但该分界线制定到现在已过百余年,温度“不超过5摄氏度”也只是六十年前制定集中供暖的时候参考的数据。据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现在“南方”很多地区冬季平均温度经常性打破这个记录。2008年1月28日的一次冷空气袭击中,湖南全省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就已经跌至零下,其中长沙浏阳的最低气温跌至零下5度左右;2009年1月上海曾出现-8度等气温,并在零度间浮动持续一周左右。这种南北分界线一刀切来决定是否集中供暖的做法,对接近分界线的周边地区来说并不算合理。

       就人体感受来说,气温跟温度也并非同一概念,湿度等因素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湿度对于人体感受到的冷暖影响比较大,气象学普遍认为湿度每增加10%,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则降低1摄氏度。以上海为例,1月、2月是上海全年最冷的季节,平均气温为3-5摄氏度,气温小于-5摄氏度的天数约为4-5天。但是上海冬季湿度较大,一般在60%左右,而北方地区平均湿度为20%左右,上海比北方地区湿度高了40%;按照湿度对温度的影响可推算得知,上海的“温度”实际是1度到-1度左右,而这一温度下,北方地区已经实行了集中供暖,将室内温度提高到标准温度16-18度。

       长江流域室内温度平均在10度以下,比北方地区室内温度低10度左右,极端最低气温甚至在0度以下。长江流域地区以及南北分界线以南的周边地区,冬季因为没有集中供暖的暖气,而只能采用电暖器、空调等方式取暖。南北供暖分界线以南的周边地区不供暖,是因为这些地区年日均温度低于或者等于5摄氏度的天数不到90天,而当时的这种考虑只是从人对温度的感受出发,并没有考虑湿度、风速等其他相关因素,因此并不应该以此分界线为标准,将其设定为集中供暖的分界线。

       尽管关于南方是否供暖的争议而在不断发酵,武汉已经成为了南方城市供暖的先行者。从2005年开始,武汉启动“冬暖夏凉”工程,目标是到“十二五”末,集中供热制冷覆盖区域达50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160万人。由中标“冬暖夏凉”工程的德威热力利用发电余热为居民区供暖。按照武汉市发改委规划,2010年武汉“冬暖夏凉”工程力争形成覆盖面积60—80平方公里的规模。

       2012年12月初,武汉东西湖区与神华集团就热电联供项目签订合作协议,神华集团将投资55亿元,在东西湖建设两台共70万千瓦热、电、冷联供机组,供暖范围150平方公里,涵盖市民100万人。除此之外,武昌、洪山、青山三区的部分小区已经实现集中供暖。

       即使南方各市已经开始自主供暖,但相关主管部门并不愿松动南北供暖“红线”。在2012年3月的“第八届绿色建筑大会”上,主管城镇供热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公开表示,不能把集中供热盲目地照搬到秦岭、淮河以南,这对能源消耗是巨大威胁。早在2010年,仇保兴公开点名批评武汉的集中供暖,称“对于这种情况,部里要发文件制止,如拒不改正,还要将这个城市所有奖牌取消”。

       而由于历史原因,南方地区的城市集中供暖基础设施基本为零。若要像北方一样,全面建立起取暖管道、供暖泵房等基础设施,也是一笔非常庞大的开销。不仅如此,传统的南方住宅建筑外墙还涉及到保温墙加厚等问题,这也是供暖计划中必须考虑的细节。此外,在南方,房子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结构,水蒸气进到屋内就很难排出去,特别是夏天刮“水南风”的时候,大量的水蒸气就会在室内凝结成水,会让室内过于湿润,隔热效果很差。

       实行集中供暖对于大多数南方城市来说,都有着难以逾越的困难。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罗教讲不久前曾指出,“很多南方城市在社区楼盘建造时并没有集中供暖方面的设计,如果进行楼盘改造,成本极高“。事实上,即使是新楼盘,开发商也不愿意加入集中供暖的设计。雅居乐南京公司副总经理邵晴认为,涉及集中供暖的楼盘,会使建筑成本增加,所以很多开发商不愿意“多此一举”。

       中国的集中供暖制度师从苏联,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定南北供暖线,缺少对待气候变化或极端天气的灵活性。加之,“能源威胁论”鼓吹及南方城市供暖基础设施改造成本极高,开发商不愿投入,最终导致南方迟迟无法供上暖气。

南方为什么不供暖 南方供暖的困难是什么?

       由于历史原因,南方地区的城市集中供暖基础设施基本为零。若要像北方一样,全面建立起取暖管道、供暖泵房等基础设施,也是一笔非常庞大的开销。不仅如此,传统的南方住宅建筑外墙还涉及到保温墙加厚等问题,这也是供暖计划中必须考虑的细节。此外,在南方,房子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结构,水蒸气进到屋内就很难排出去,特别是夏天刮“水南风”的时候,大量的水蒸气就会在室内凝结成水,会让室内过于湿润,隔热效果很差。

       实行集中供暖对于大多数南方城市来说,都有着难以逾越的困难。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罗教讲不久前曾指出,“很多南方城市在社区楼盘建造时并没有集中供暖方面的设计,如果进行楼盘改造,成本极高“。事实上,即使是新楼盘,开发商也不愿意加入集中供暖的设计。雅居乐南京公司副总经理邵晴认为,涉及集中供暖的楼盘,会使建筑成本增加,所以很多开发商不愿意“多此一举”。

       作者:李三

       来源:知乎

       对于南方同学来讲,供暖这个事情应该算是从小到大的一项心愿,不过这些年,南方供暖依然提不上日程。有南方同学说,过冬全靠一身正气。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南北方供暖之争”其实已经演化为“集中与分散”的供暖模式之争。

       一句“北方不懂南方的冷”红遍大江南北。比起北方动辄零下几十度的极端气温,南方的日均气温也开始在零度徘徊。但因北方人有暖气护体,即使室外有皑皑白雪,室内却依旧能暖意融融。这使得保暖基本用裹,取暖基本靠抖的南方人连呼:我们也要装暖气!

       南方:90%以上的城市家庭配有取暖设备,采暖方式多元化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却在南方被冻成了狗。”这个在网上流传颇广的段子,是不少北方人长期以来对南方冬天的印象。

       不过,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披露,调研发现,南方近年来采暖方式日趋多元化,90%以上的城市家庭配有取暖设备,具体包括蒸汽供暖、地源热泵技术供暖,或者暖气片、地暖、空调、油汀等家庭独立供暖设备。当然,由于设备差异,供暖的效果不尽相同。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的调研报告显示,并非所有南方城市有供暖需求,真正需要的是国家划定的“夏热冬冷”地区,包括上海、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四川等。这些省份冬季室温远低于北方城市集中供热时的室内温度。

       记者调查发现,上述地区近年来都陆续启动供暖服务,规模和形式相较北方而言属于分散型,却让不少人过上了相对的“暖冬”。在湖南长沙,市民董英使用燃气壁挂炉取暖,她的邻居有的使用空调、有的使用地暖。董英说:“我的房子90平方米,一般每年用4个月,家里有老人所以24小时开着,燃气费约1500元,不贵、也暖和。”

       虽然南方以分散采暖为主,但也有城市逐步探索“集中供热”。湖北武汉在2006年启动“冬暖夏凉”工程,通过铺设完善的城市热网,让数万户家庭受益;2010年颁布的《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进行城市热力规划,推广热电联产…………新建的开发区和有条件的住宅区、城镇,应当集中供热。”

       安徽合肥热电集团相关负责人说,总体来说,南方的“集中供热”以小区和一些公共建筑为单位,和北方相比仍属于“分散”。也正因如此,服务手段更加灵活。该集团15日宣布,在当地12月5日的法定供暖时间前,需要提前用暖的用户通过申请即可供暖。“我们盯着天气预报,一有冷空气过来,马上申请开通暖气。”合肥市报业园小区居民吕峰说。

       江亿说,有人呼吁南方像北方一样集中供暖,心情可以理解,但认识上可能存在误区。一是觉得集中供暖是“福利”、有补贴,事实上,目前北方采暖多数也是个人自费;二是认为集中供暖方便、暖和。其实,冷热不均、环境问题都困扰着北方老百姓。更何况,南方的能源种类、气候和生活习惯与北方截然不同。

       费的,一年年累积下来比较多。”北京热力集团副总经理刘荣说。

       为破解这一“死循环”,北京热力集团在前期试供暖时,侧重老旧小区、低温区和重点不热地区,尽量提早解决暖气不热的问题;同时,相关部门正与社会征信体系机构磋商,或将恶意拖欠暖费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

       记者采访发现,随着南方极端天气增多和老百姓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各界对于“南方也要供暖”已达成共识,当前争论的焦点其实是在于如何供暖。为比较集中和分散两种供暖模式,可以先算“三本账”。

       一是老百姓的“经济账”。传统的集中供暖按面积收费,供热时间早晚、暖气温度高低甚至家中是否使用,都得按同样标准交费,这也是老百姓最大的“吐槽点”。

       家住北京西二旗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的房子面积140平方米,如果集中供暖,按照每平方米30元的标准,一年采暖费4200元。她和家人选择壁挂炉采暖,出差或是天暖些就关上,天冷了就开,温度适宜,一年下来大约花费1600元。

       二是环境的“治理账”。近年来,一到供暖季,北方雾霾指数便迅猛飙升。为降低燃煤污染,北方要求使用优质煤,北京更是全面“煤改气”。不过,刘荣等多位业内人士指出,燃气锅炉与燃煤相比,粉尘、二氧化碳减少了,但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依然很大,而氮氧化物是雾霾的重要成因。

       江亿说,无论是燃煤还是燃气,在集中供暖模式下都难免造成污染,建议在条件适合的城市,更多使用燃气壁挂炉等“分户式设备”。像北京回龙观等区域,新建小区几乎都安装了燃气壁挂炉。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调研发现,使用分户式设备操作更自主,所产生的排放相对更少。

       三是国家的“能源账”。记者了解到,集中供暖主要有三方面的能源损耗,一是管网热损耗,尤其是长途输送,二是建筑热损耗,三是一些居民“开窗散热”等不良习惯带来的浪费。其中,建筑损耗占比达到40%以上。所以无论南方北方,当务之急是对老旧小区做好节能改造,新建房屋必须提高节能标准。

       业内人士建议,从节能角度看,由于天然气的稀缺,北京“煤改气”后应更多使用壁挂式燃气炉,否则把燃气用于热电联产或大量锅炉房,用量大、损耗多;对于没法实现“煤改气”的绝大多数北方城市,以及江苏徐州等煤炭资源丰富、电厂较多的南方城市,还是要依靠燃煤集中供热,但在热源上可以更多加入工业余热,减少优质煤损耗、降低污染,同时,在计量方式上不能像以往那样“一刀切”,需要探索更灵活的“分散计量”。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11-29,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全面,更及时,更准确的新房信息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供暖

Copyright © 2023 南方城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2023024783号